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手工作业让人头晕,家长的形式主义该结束了。

母婴育儿 2024-06-13 浏览(153) 评论(0)
- N +
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近日回应了NPC代表关于减轻低龄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和建议,称将向幼儿园强调,亲子作业量要合理化,要求和目的要更加明确。这一回复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共鸣。

不仅仅是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家长们也长期受到“花式”手工艺的困扰。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快乐学习等理念的影响下,各种创意手工艺品悄然增多。中秋节做灯笼,端午节包粽子,春节剪窗花,或者画以环保材料、计量单位、秋叶等为主题的海报。,听起来都很努力。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并有所收获是没问题的,但由于任务过于广泛或者远远超出幼儿的能力,更多的人希望孩子在课堂上受到表扬,从而导致家长代劳的现象,使得作业要求上升,成为严重的“内卷战场”。

父母白天忙工作,晚上“卷”手,当然很反感。争议了这么久,相关问题却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显然,“指挥棒”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有些亲子作业明显“超纲”,孩子真的处理不了,家长只好去兜底。但有些老师和学校的评价标准过于简单。他们不看孩子的参与,只在乎成品是否完整美观,精致的创意几何。一般孩子真正“粗糙”的作业,是无法在一组“精装”作品中获得的。当然,这种倾向的背后,还有教学评价制度的影响。但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直接导致亲子作业越来越流于形式主义。

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不同阶段孩子的能力也有自己的特点。可能他们的涂鸦不讲究笔法,让人看着不明所以;剪纸贴相当“抽象”,没有介绍很难辨认;至于创意,可能很肤浅,甚至完全跑题,但恰恰是作品中的这些“不完美”和“不成熟”,共同构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印记。对此,学校和老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将孩子自身的天性纳入作业设计,减少过多的部分,降低对作品的要求。从源头和导向入手,让亲子作业回归初衷,让孩子成为作业的主角,家长逐渐解开定势,孩子才能真正在其中得到锻炼。

“每个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丰富情感和需求的独立的人。”养育孩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会孩子独立。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从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起,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任务,并为之努力。这样的“功课”才是最有价值的。

原标题:犀利评价|手工作业“卷”晕家长,形式主义该结束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