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人口减少后幼儿园学位哪里不够?

母婴育儿 2024-05-30 浏览(354) 评论(0)
- N +

“未来,中国将有三分之一的幼儿园倒闭,三分之一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再就业。”这是一些文章根据学者计算的幼儿园入园人数减少规模得出的结论。多项独立研究表明,到2025年,3-5岁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将比2020年减少至少1/3。

但是会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不得不离开学前教育行业吗?

与上一篇文章相比,“去年有1万多所幼儿园消失。他们在哪里?”(点击跳转)开头提到的学校开始抢夺不同的生源。今年,仍然有家长的反应。报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并不容易:“难道不是因为出生率低,报名就不难吗?我们家怎么还没中彩票呢?”家住广州番禺区的王女士为没能给孩子报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感到遗憾。

这意味着,在新生儿数量大幅减少的今天,仍有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难言充裕。

哪里的幼儿园名额不够?

“(南京)高淳最喜欢的幼儿园还是进不去。我很遗憾我的账户转移得太晚了。”“我家在(苏州)相城区黄埭镇,幼儿园很少。我们已经缴纳了两年的社保,可能不会被录取。”“(上海)郊区示范园,四个小班,每个班25人,感觉满满当当。”

通过梳理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可以发现,仍然觉得幼儿园学位不够的家庭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郊区或新城区。

再来看看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一位当了20多年园长的幼儿教师曾告诉未来网记者:“目前北京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幼儿园学位非常充裕。相反,这里是四五环外的成熟新区,人口密度较高,幼儿园学生的情况与市区相比略显充足。”

北京的老城区,即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石景山和丰台六个区,学生少的东西区就不说了,单看海淀和朝阳这两个“教育大户”就知道了。去年两区幼儿园总数达5万所,占全市16区的30.1%。即便如此,平均而言,海淀和朝阳幼儿园每班专任教师的数量仍高于北京郊区顺义和昌平。

不仅如此,与2020年幼儿园入园人数高峰相比,2023年北京这些新城区的幼儿园教师数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城区的教育设施与老城区相比并不完善。以昌平区为例。这里有回龙观和天通苑两个超大型社区,人口近百万,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睡城”这个词——在这里他们每天只能睡觉。

另一方面,新城的人口结构比老城更年轻,生育意愿高于老城居民。这种差异在上海各区都很明显: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分析数据,虽然2023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6,但市中心的黄浦区、静安区仅为0.42,郊区的松江区、青浦区均超过0.7。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新生儿数量明显减少,但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面。

2023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公布了《嘉定区全面建设高品质幼儿园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部分地区公办幼儿园资源仍然不足,导致班额大、生均面积不达标等问题,部分幼儿园条件尚未达到国家标准。”

“我们开车去新区吧。现在人口已经转移到五个新城市,奉贤的每所学校都有一群孩子,”一位上海家长在一份关注《新闻透视》上海幼儿园的报告中表示。

但是,除了大城市郊区和新区需要补充学前教育资源外,我国幼儿教师的整体实力可能还会增加空。

教师有必要裁员吗?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学前儿童4092.98万人,专任幼儿教师307.37万人,师生比1: 13.32。虽然十年前已经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1: 10 ~ 1: 7的整体师生比相比,仍有空的一定增幅。

更何况,在2023年的许多幼儿园中,许多城市幼儿园的师生比低于1: 14。

如果将师幼比提高到1: 10,假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煜预测的2025年3-5岁学龄前儿童人数将比2020年减少39.9%,即减少到2896.2万人,那么中国需要的专职幼儿园教师人数为290万人,约等于目前的专职幼儿园教师人数。

而且,这只是考虑到幼儿园只招收3-6岁儿童的情况。如果允许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幼儿班,招收2-3岁的幼儿,仍然会出现教师短缺的问题。

我们还发现,2023年150个城市的幼儿园教师减少量并不大,大多数城市的减少量明显低于学生数量的减少量,甚至是学校的关闭量。

比如上篇文章提到的江西鹰潭市,虽然2023年该市幼儿园数量比2022年减少了31.4%,但教师数量却减少了11.8%。侧面印证了鹰潭消失的很多幼儿园是被合并而不是简单的关闭。

将近年来的人口挑战视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学者并不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李娟在文章中提出:“抓住人口增加和学生减少的窗口期,有效推动学校和班级规模缩小”,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小班化教育。

目前《幼儿园教职工配置标准(暂行)》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数一般为: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混合班不超过30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出的新计划是,将幼儿园小班规模降至10人,中班规模降至15人,大班规模降至20人。

一个班只有10个孩子,可能有点激进。目前,一些收费较高的私立公园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即学生不减少教师人数,例如20-25名儿童的小班,但有4名教师。

在普惠性幼儿园成为主体的今天,能否实现幼儿园小班化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随着适龄学生的减少,如果人均拨款标准保持不变,这可能会减轻政府的支出压力,但也会导致错过实施小班教学的机会。

更何况,目前一些地方的教育经费保障还存在短板。“底子薄、债务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印在5月16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合并幼儿园仍需谨慎。

生源危机下,幼儿园开始自救。除了增加幼儿园对儿童和家长的吸引力外,甚至学校也将业务扩展到幼儿园。

在山东济宁,阿波罗和崔晋在其21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连续开办了11所幼儿园。然而,由于在园儿童减少了三分之一,2023年春天,他们决定关闭三所幼儿园,并将其改造为养老服务机构。

阿波罗夫妇说,转型是出于无奈,现在学生的大幅减少迫使他们另寻出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为什么私立幼儿园在学生减少后受到了显著影响。目前,中国许多地方已经发布了优化幼儿园布局的文件,并提出了包括合并学校和集中学校在内的措施。

然而,许多学者警告说,简单地根据人口数量撤销和合并学校是必要的。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在“新时代教育转型”研讨会上提到,他在东北一个县级市的调查中了解到,2022年将有约1200名新生入学。由于流动人口,当他们上小学时,城市一年级的适龄人口将只有800至900人。“如果不考虑它们的分布,就意味着全市只有一所小学。”但是,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所小学,无疑会增加远在外地的家长和孩子的上学负担。

现在很多地方的幼儿园,以及下面的中小学,可能都会陆续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人口减少,家附近没有学校。

一位上海家长最近感叹:“没想到低生育率导致的幼儿园关闭潮影响到了我。”她对家门口的公园不满意。尽管她很早就为孩子选择了一所喜欢的私立公园,但她被告知,如果竞争不激烈的话,她今年就能进入。然而,审核结束后,招聘老师告诉她:“因为报名人数不足,今年不会开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