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为什么很多妈妈宁愿辞职也不愿意把宝宝交给婆婆带?答案可能是同一个孩子老人儿子

母婴育儿 2024-06-16 浏览(363) 评论(0)
- N +

婆媳矛盾很多都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的,即使前期相处的很好,到了孩子身上总会激发出各种矛盾。

孩子穿尿不湿、喝奶粉、吃零食都可能引发一场矛盾,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背后却隐藏着孩子的教育、喂养、发展、亲密关系等问题。

一山不容二虎,在孩子的问题上,注定要被一个人的教育方式所左右。

那为什么很多妈妈不愿意把宝宝交给婆婆呢?

1、很多老人不讲卫生,孩子带的太埋汰

很多人出去打工谋生,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有些老人生活很随便,更别说照顾孩子了。

又黄又臭的瓶子,嚼烂的东西喂孩子,每天孩子都很脏总是穿不合身的衣服,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新衣服都舍不得给孩子穿;

每天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捡地上的东西吃没人管,挂着两只鼻涕虫;

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从来不洗手,甚至翻垃圾桶后也给孩子喂饭;

即使大一点再带在身边,很多妈妈总觉得给孩子买的衣服再漂亮,总有一种逃不掉的“土气”。

我们表哥是我奶奶带大几年的。每次姨妈回来都抹眼泪,孩子瘦瘦的,活埋了。

老人舍不得给孩子新买的衣服鞋子,都放在衣柜里。每次阿姨回来,孩子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衣柜里有很多衣服鞋子都太短穿不下。

老人已经从苦日子过来了,节约是刻在骨子里的,她改变不了。

展开全文 2、“隔代亲”非常溺爱孩子

老人带孩子有一个极其统一的标准:能吃能喝,只要听话不哭。

这种老人好一点。孩子至少干净整洁,但在孩子面前却像“奴隶”一样,惯得无法无天。

比如上学路上,孩子拿着手机,奶奶背着孩子,不然孩子会打滚不去上学。

只要孩子不哭,电视、手机、零食都可以。

没有原则,很溺爱,平时护短,觉得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

只养孩子,不教孩子,会害孩子。

3、在孩子面前挑拨是非

我相信任何一个十月怀胎生孩子的妈妈对此几乎是零容忍的。

孩子是母亲的软肋,特别容易成为家庭权利的焦点,成为极端拉扯的关键。

很多妈妈生完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婆婆抢了我的孩子。”

婆婆很主动,孩子抢着做,剥夺了他们第一次做妈妈的体验,也拉大了母子之间的距离。在母亲看来,有些行为让婆婆像个第三者。这种“护婴心理”在孩子出生时最为明显。

很多妈妈都不能很好的调整这种心态,所以非常排斥婆婆和孩子亲近。毕竟他们辛辛苦苦生的孩子离自己不近。谁能受得了?

有的婆婆好心帮忙,有的婆婆故意挑拨离间。

当着孩子的面说妈妈的坏话,不让孩子靠近妈妈,惹孩子说一些伤人的话,然后看着媳妇沮丧难过,洋洋得意。

据说奶奶带的孩子一般和妈妈不亲近,所以很多妈妈都不愿意把孩子带到婆婆身边。很多妈妈特别珍惜孩子成长的过程,享受带着孩子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4、影响家庭关系

其实很多时候,有老人帮忙的家庭,儿子和媳妇都上班,儿子回家就是妈妈的好宝贝。他当掌柜的洗手吃饭,媳妇回家也要做他该做的事,带孩子,洗衣服,做饭。本来两口子一起干活,也不累。现在女的在工作,男的不累。

老人偏心儿子,舍不得让他干点活,媳妇买快递可能会唠叨。

还有一个婆婆很照顾宝宝,特别会做面子功夫。儿子一回来,她就说这里不舒服,那里疼。

儿子心疼妈妈,喜欢“外包孝心”,批评妻子不懂事,不懂帮忙。

老人帮忙是好事,但很多时候会让小家庭的天平发生倾斜和失衡,妈妈们会特别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局外人”。

为什么很多妈妈不愿意把孩子给婆婆带?是不清楚婆婆能不能带好娃,会用什么方式带娃,想对自己的人生,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不想被“假带娃”束缚,明明孩子被带得一塌糊涂,但是大家都在说你要感恩,不想过鸡飞狗跳的日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留守儿童。

标签: